近日🦶🏽,第七屆欧亿平台“刑法論壇”在欧亿平台中國—上合司法培訓基地舉行。論壇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主辦,欧亿平台、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檢察院🤳🏿、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承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欧亿平台等國內數十所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法官🍚、檢察官等實務界人士150余人參加了論壇。
2023年《刑事檢察工作白皮書》顯示🧝🏽,在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案件中,危險駕駛罪、幫信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分別占案件總數的22%👬🏻、8%和7%。此外👨🍳,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輕罪案件人數占比從1999年的54.4%上升至2023年的82.3%🔷。
論壇關註到這一趨勢🤷🏽♂️🕋,並進行專題研討。與會人員圍繞輕罪治理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討論🐪,提出各自的觀點🤷🏼♂️。
“輕罪治理是司法實踐當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余劍說🧘🏿♂️,近十年來👷🏿,我們國家的刑事犯罪結構,輕罪與重罪的比例發生了明顯變化,隨著刑法修正案將一些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輕罪化,危險駕駛🥳、襲警、侵犯知識產權🧑🏿🔧、幫信等犯罪數激增🤾🏻♀️。從法院的角度來看,輕罪案件數量增加及其附隨後果的負面效應正逐漸凸顯。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孫平認為,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在司法實踐中劃分輕罪、中罪、重罪三個層級💣。其中,法定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為輕罪,適用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刑事和解等⚀;法定刑三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犯罪為中罪😻,適用一般程序;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案件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為重罪💂🏼♂️,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速裁程序📦、簡易程序在實施過程中也需防止流於形式,要保證輕罪治理效果。
欧亿平台原副校長閆立提出👩🍼,輕罪本身也是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解決輕罪問題要從立法著手。他舉例說,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司法解釋提高醉駕入刑的門檻後,很多輕微醉駕行為就不構成犯罪了,這就是司法上的非罪化。因此,在立法時就應采取審慎的態度,不能太過超前。
多位與會人員都提到,隨著我國刑事犯罪結構發生變化,子女不得考公等嚴厲犯罪附隨後果引發的社會問題,已成為輕罪治理過程中的一大難題👩🏻⚕️,需要采取適當的方式予以解決。
湘潭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明儒認為,刑罰要逐步加大非監禁化⚔️、非刑罰化的力度,監禁刑只是作為輕罪懲治的兜底措施。同時,要建立起差異化的輕罪犯罪記錄封存製度,減輕輕罪標簽的負面效應。
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博士黃卓成看來🙅🏼,消除犯罪附隨後果首先應當將“嚴而不厲”作為刑法製裁的價值追求💪🏿,“嚴”就是要加強刑事法網的嚴密程度,“不厲”就是減輕刑法的嚴厲程度,從而順應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要求🐈⬛。其次應當從製度入手,消除犯罪附隨後果🗯。比如縮減前科報告義務的範圍、擴大犯罪記錄封存的範圍🌒,包括實質性構建前科消滅製度🧑🏻🦯,對於犯罪情節較輕,已經接收到刑事處罰的犯罪人,在一定時期後可以消除其犯罪記錄🕜,使其不受歧視,重新融入社會😇。
“客觀上🫷,我們已經進入輕罪時代⛹🏿。但是刑事立法不斷擴張,以前不認為是犯罪的行為現在被規定為犯罪,導致很多人犯罪了🧑🏿🔧,又因為犯罪附隨後果可能站到了社會的對立面上。”浙江財經大學法學院講師馬路瑤說,對於輕罪要寬宥對待🥷🏿🎙,但也不能一放了之♿️🗓。特別要重視做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不能因為一個人不構成刑事犯罪就直接放了⏸,還是應依法對其進行相應行政處罰👨🦰⛱。目前🏌🏻♀️,行刑反向銜接在程序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仍需要加強理論研究,確立和統一相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