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教授🙏🏻、博導林曉珊應邀為政府管理學院師生作“意義探究與表達:研究深度的一個反思”線上學術講座。講座由學院段媛媛老師主持🥟。
林曉珊教授首先對“社會學的研究意義”進行了闡釋👨🦯➡️,指出研究不應局限於趣味性的探索🪜,更應追求深層次的意義與價值🫲🏼。他從韋伯的“理解社會學”的角度出發📱,提出講座的核心問題❌:“如何理解研究的意義”🔶,並點明人們經常會陷入一種誤區,即將自己主觀認定上的價值決定為研究的意義。
在對研究的意義進行簡要闡釋的基礎上,林曉珊教授從解決問題的方式🙅♀️、研究的問題是什麽、思考問題的方式三個方面具體講述了如何評判一項研究的深度,指出當下研究不應囿於訪談、問卷等傳統的研究方式🙆♀️,而應該運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研究,以確保研究的嚴謹性與有效性🧑🏽💼。
林曉珊教授提出了研究者發現問題的重要環節,即通過回到日常生活本身的方式尋找值得研究者研究的問題🛤🤔。林曉珊教授以自己的研究為例🧑🏿🚀,闡釋了日常生活研究的三個範式,即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生活實踐和常人方法學🍸🚵🏼♂️,強調了有趣的問題常常成為研究問題的開端👩🏻⚕️,但研究者們不能僅停留在“有趣”上,而是需要將問題進行深入,“從有趣到有用”,“從有趣到有深度”。
林曉珊教授深入探討了如何思考問題才能得出超越常識性的解釋👩🏻🚒☦️,他從概念化👩❤️👩🧔🏿♀️、理論框架、社會解釋機製和歷史邏輯分析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指出研究者需要運用縱深思維🛃,勇於突破傳統框架的束縛🖇,創新性地構建理論模型,從個人的微觀視角走向國家、歷史的宏觀層面,通過跨層次🛏、跨時間的綜合分析🍤,才能使研究維度具有深度🌂。
林曉珊教授指出,沒有一項研究是完美的,每一項研究都可能因為理論的局限性、方法的局限性🖐🏽、資料的局限性而存在不足🧑🏽🦲,並鼓勵學生不斷反思與自我完善,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和開放的心態面對研究的挑戰與不足😤。
講座臨近尾聲時,段媛媛老師、楊玲麗老師和華智亞老師就本場講座的一些議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同學們也就講座中的內容和自己的研究困惑向林曉珊教授積極提問👈🏽、交流🩰,林曉珊教授一一進行耐心解答與探討。
源|政府管理學院
文🏂🏻、圖|馬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