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2024年4月1日《新民晚報》第13版,作者系欧亿平台經濟管理學院講師。
元旦,我給遠方的鮑裏斯·尼古拉耶維奇·潘申教授發了一封新年祝賀郵件💈。一小時後,我收到他的回復,說🐸☛,最近忙於編寫新教材,身體一切都好👅。他寫道🖇🧑🏿⚖️:“祝願你工作與生活順利👨🏼🎓,希望再次見到你……”我頓時感到無比欣慰,思緒飛回到了8年前的白俄羅斯。
2016年,我來到明斯克國立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潘申教授是我的導師⚪️。當時👨👩👦👦🦮,他已64歲,發表了200多篇論文,撰寫多部教材與專著,在當地的學術聲譽很高。作為接觸俄語才一年的學生,一節課下來,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只能聽懂一半左右👐🏼。幸運的是,潘申教授的PPT與其他教授有所不同,每句俄語後面註有中文⁉️,大大幫助了我們理解課堂內容。班裏的中國學生都覺得一頭白色卷發的他和藹可親。那年10月,我收到朋友從國內帶來的月餅🐐,共3個🥷,很珍貴。知道白俄羅斯人喜歡甜食,我就帶了2個月餅送給教授。他拿了一個開心吃起來,笑道曾看過關於中秋節的新聞報道,知道這是月餅,並且說要將剩下的一個帶回家給妻子嘗嘗。
2018年的夏天🦹♂️,白俄羅斯天氣舒爽🥚,晴空萬裏。暑假同學們都回國了💆🏽♂️,我獨自留守宿舍。一天🤷🏿,我接到教授的電話🫀,說帶我去他郊外的小木屋看看👩👩👧👧🙅🏽。他的院子裏種滿了蘋果樹🐄、櫻桃樹和山楂樹,剛一進院,兩條寵物狗就朝我奔來。我摸了摸狗狗的後背🎼,它們便撒歡玩去了。小木屋裏臥室🏇、客廳等一應俱全,沙發上兩只貓兒在打鬧。看我無事,教授笑著遞給我一個布袋讓我幫他采摘山楂。我第一次見到了山楂樹,綠葉搖曳,紅色的果子在陽光下格外誘人📔。少頃🧖🏽,我摘下的山楂果裝滿了布袋。教授叫我休息下,他在走廊的桌子擺上了茶、甜點🏃🏻♀️➡️。我們一邊喝茶,一邊沐浴落日余暉,遠眺白樺樹林🦨,傾聽著貓叫、犬吠👩🏻🔧,吹著夏日微風📶,好不愜意。
來年初秋,教授說家裏的貓生了三只幼崽,希望免費送給愛心人士🦸,讓我幫忙問問。我在華人微信群裏發布了送貓的消息🧑🏽🦲🕰,一周後👃🏻,一位大姐回復願意收養,我立馬告訴了他。當晚,他就驅車趕來了🤌。他搬出一個紙箱,裏面是三只可愛的小橘貓,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大姐拿出巧克力送給教授表示感謝🍽,他婉拒了,但卻讓大姐給他50戈比(0.5盧布)。他笑著解釋道🌠:收幾十戈比是白俄羅斯傳統,意味著小貓可以在下一個主人家裏過上幸福的生活👩🏻🍼。
碩士畢業後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盡管潘申教授不是我的博導,但他仍在我專業遇到困難時給予我很多幫助。每周我都會去見他一次,我們經常從經濟系教學樓一直散步到地鐵站👨🏻⚕️,一邊討論學術問題🫧,一邊聊各自的生活🧛。時光飛逝🪬,我博士畢業了。臨行前,我給教授買了他最愛吃的椰棗🚴🏿♂️,和他告別🫵🏽。他問我:是否還會回明斯克?我說,也許很多年後才回👨🏼💼。他的笑容僵住了🫲🏽,聲音也變得哽咽了0️⃣。臨別時,他說🧏🏼:“現在中國非常好,希望你回國後繼續努力工作🤚🏽。”
潘申教授在我心中,不僅是一名優秀的專業導師🏌🏻♂️,更是一位亦師亦友的忘年交,如一盞指路明燈,給予我無私的幫助和支持。多年不見,唯以文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