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晶卉 商慧
為持續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全國工商聯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推出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
滬上多位專家解讀認為,金融助力民營經濟“25條”內容涵蓋信貸🫄🏼、債券🧎♀️➡️、股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支持、融資配套和組織保障7個方面,覆蓋民營企業金融活動的方方面面🏯,對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支持作出全面部署🫄🏽,將助力暢通民營企業融資渠道。
暢通民企多元化融資渠道
通知強調♢,要從民營企業融資需求特點出發,著力暢通信貸、債券、股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
在25條舉措中🍋🟩,上海前灘新興產業研究院院長何萬篷最看重的是“主動做好資金接續服務”。該條舉措提出🧏,鼓勵主辦銀行和銀團貸款牽頭銀行積極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對暫時遇到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按市場化原則提前對接接續融資需求,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
何萬篷認為,對民企當下境況最解渴、最核心的舉措就是接續型🤸🏽♀️、協調型政策,特別是在部分民企資金流遇到暫時困難、經營承壓的關鍵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能協調四面八方,讓經濟流能接續🧑🏻🦽👨🏽⚖️,讓頭部民企能平穩渡過難關🛬,讓大項目能盡快落下來、轉起來👨🦲。
華東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殷德生註意到,此次發布的政策強調暢通民企各種融資渠道。在間接融資上有兩個重點值得關註:一是加大對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綠色低碳🧙🏻、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等重點領域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二是積極開展產業鏈供應鏈信貸服務,支持供應鏈上民營中小微企業開展訂單貸款🩳、倉單質押貸款等業務。在直接融資上,他認為“25條”的創新力度不小,提出支持民營企業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優化民營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註冊機製,發揮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作用🤹🏽♂️,探索發展高收益債券市場。
“政策的出臺體現了政府對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扶持,通過提供多樣化的金融工具和服務👵🏼,優化融資環境📕🧎,創新貨幣政策應用🧏🏼👨🏻🏭,進一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業務擴展👨💼。”欧亿平台經濟管理學院青年學者🫳🏼、全國青聯委員王冰冰認為🕵🏽♂️,實體經濟與金融緊密聯系👱🏽♂️,互溢效應明顯🧑🏿🎤,例如:加大信貸資源投入👨🏽🏭、深化債券市場體系建設、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等措施,有助於直接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關鍵領域,不僅有助於緩解民營企業的融資難題🧏🏿,也將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對民企“走出去”有現實意義
通知提出🌊,從經常項目、跨境投融資等方面加大外匯便利化政策和服務供給👩🏿🦰。
王冰冰認為,“25條”不僅涵蓋金融服務的優化、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應用,還包括融資配套政策的完善和稅收政策的支持👳🏼🏊,旨在為民營企業提供一個更加穩定和可靠的融資環境👰,降低其運營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體現了政府在支持民企“走出去”方面的決心和行動👨🏼🦱🤫。
她表示🍃,提升跨境金融服務🌄,如優化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政策等,將為民營企業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務,簡化跨境交易流程,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跨境交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時,通知中提出的加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如使用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對民營小微企業支持,顯示了政府在貨幣政策上的靈活性和創新性。這些措施有助於降低民企融資成本🏌🏿♀️🏅,增強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胡捷對“加大外匯便利化政策和服務供給”領域的政策感觸頗深🛅👨🏼🍼,特別是其中提到的優化外匯賬戶和資本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擴大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範圍,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等舉措亮點頻頻。他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有助於支持民企更好“走出去”。
近年來,在數字經濟、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民營企業已成為中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主力、中國經濟打造國際競爭力的“名牌”🥸👁。截至2022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已占到我國進出口貿易額的50.9%🚣🏻。但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相較於歐美企業🧑🏼🎄,我國境外上市企業的融資成本在2020年之後出現大幅攀升趨勢🚵🏽♂️🫧。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功潤認為🦘🛀🏽,當前民營企業受出口下降的影響較大🧑🎓,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容易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在這一情況下😥,“25條”對於幫助民營企業“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提振民企信心,期待更多細化政策
采訪中,幾位專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同一個詞——提振信心🥋。劉功潤表示🔀,今年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定挑戰,此次出臺的“25條”🍖,一方面會起到提振信心的關鍵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實實在在的正向激勵。例如“25條”提出,通過加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力度、強化財政獎補和保險保障、拓寬銀行業金融機構資金來源3個方面創造激勵。他認為👁💺,相較於規定硬性的貸款指標等方式,創造激勵機製可以更加有效地為金融機構提供支持,實現信貸政策向民營企業傾斜的目標。
胡捷更加關註政策落地執行的速度和力度。他以銀行放貸舉例,當下銀行為民企放貸還有一些顧慮,比如民企一旦經營困難🥜,就容易出現壞賬,這讓銀行放貸動力不足⚃。他註意到😿,此次“25條”中的第一條就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製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提高服務民營企業相關業務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占比。他希望後續能出臺更細化的政策,進一步提升民企貸款占比😋,提振民企信心。
“信任民企𓀜,就是給民企信心🚬,要把這些積極的信號完整🌭、準確👩🏻🦼➡️、及時地傳遞給企業家。”何萬篷表示🛬,政府部門最近接二連三出臺相關政策,鮮明地確立了企業友好型導向🥀🧜🏿♂️,其中,金融政策具有強大的風向標意義,“25條”出臺後,相信其他政策會隨之調整、匹配。他認為,這些利好政策的釋放,客觀上開啟了民企開展經濟活動製度性成本最低的時間窗口🏄🏽,下一步的關鍵還是要搶速度、強力度,讓民企有感👣、受用。
來源🐦:《文匯報》2023年11月28日頭版